深層穿透,才有實效:以電磁學物理模型解析 INDIBA 英特波、EMFACE、玩美電波與鳳凰電波之關鍵差別

電波療程比較:從馬克斯威爾方程組出發,優雅解析 INDIBA 英特波穿透深度與菲斯波、鳳凰電波、玩美電波的物理原理

剖面圖展示皮膚、真皮、脂肪、筋膜與肌肉層,並以波形箭頭對應不同穿透深度,文字標語為「Frequency determines depth, not just skin deep.」

在醫美領域,「電波拉提」已成為主流抗老技術,但市面上的選擇五花八門,從強調肌肉刺激的菲斯波 EMFACE,到廣告鋪天蓋地的鳳凰電波與玩美電波,消費者往往難以判斷哪種電波療程真正有效。本篇文章將從電波療程比較的角度切入,跳脫體感經驗與行銷話術,回到電磁學與工程原理——穿透深度與能量分布才是評估效果的核心依據。

Sparadise 團隊的技術顧問擁有嚴謹的電磁場與波動理論訓練背景,研究所時期即主修應用於醫療與通訊領域的射頻模型,對電波在生物組織中的穿透與衰減現象有深入理解。這些電磁理論,也正是目前主流電波療程(如 INDIBA 英特波、EMFACE、Thermage 鳳凰電波、Oligio 玩美電波)所依據的基礎架構。

本文將結合電磁學中的馬克斯威爾方程組,解析各療程能量傳導的物理行為,並進一步說明:為何 INDIBA 英特波穿透深度不僅在理論上具優勢,實測結果亦顯示其能穩定作用於脂肪與筋膜層,成為真正具有「深層重塑能力」的電波療程。

如果您正在尋找台北電波拉提的專業選項,並希望從科學與結構角度理解「拉提電波哪種好」,這篇由 Sparadise 撰寫的技術解構,將是您最值得收藏的參考資料。

延伸閱讀:INDIBA療程前後比較圖

熱感 ≠ 有效:電波真的進到該進去的地方了嗎?

許多消費者在接受電波療程後,最直觀的反應往往是:「好燙。」但真正值得問的問題是:「這股熱能,究竟傳導到了哪個深度?」

從經典的鳳凰電波與玩美電波,到近年備受關注的 INDIBA 英特波與 EMFACE 菲斯波,市面上的電波療程不斷推陳出新,熱感強度也日漸提升。然而我們觀察到,大多數人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:不同頻率的電波,其能量實際上只能作用於不同深度的組織層次。

換言之,電波療程的關鍵,不在於「打多強」,而在於「打多深」。真正需要被活化與重建的結構,並不位於皮膚表層,而是在更深層的膠原母細胞、脂肪層、甚至筋膜——這些才是決定臉部支撐力與年輕輪廓的核心層次。因此,我們認為,電波療程的效益,應從作用層次而非溫度感受來定義。

電波療程不是雷射,也不是超音波,它是電流——而且會衰減

許多人常將電波療程與光學或聲學技術混為一談,但它們的物理原理其實截然不同。雷射仰賴光的能量傳遞,超音波則透過機械震動影響組織;而電波療程的本質,是將「交變電場」導入皮膚,產生可穿透組織的電流密度波(current density wave)

當這些電流進入人體組織後,會在細胞間流動,並根據局部導電特性產生熱能——這種熱稱為焦耳熱(Joule heating)。其生理效應包括:

  • 刺激膠原母細胞,促進膠原蛋白新生
  • 提升局部血液循環與代謝能力
  • 調整筋膜張力,強化組織支撐結構

但關鍵在於:這股電流波會隨著深度急遽衰減。
因此,是否能真正作用於膠原母細胞、脂肪層代謝機制、甚至深層的肌肉與筋膜,取決於療程所使用的電波頻率與波形設計——這也正是 INDIBA 英特波穿透深度明顯優於高頻電波的重要原因。

人體不是一層皮,而是一組串聯的「電性結構」

在實務分析中,我們把人體視為一組由不同組織層串聯而成的「多層導電結構」,並以等效電路的方式進行分析。這種模型有助於我們理解:不同電波療程的電流,實際上穿透到哪一層、又在哪一層被反射或耗散。

人體的主要導電層結構可大致區分為三層:

組織層厚度導電率特性說明
表皮與真皮約 2mm中($\sigma$ = 0.2 S/m)內含膠原母細胞,是許多表淺熱感型療程的主要作用層。
脂肪層約 10mm低($\sigma$ = 0.04 S/m)容易反射或衰減高頻電波,成為許多療程無法有效穿透的瓶頸。
肌肉層約 30mm高($\sigma$ = 0.5 S/m)電流一旦穿透至此,產熱效率極佳,能有效刺激深層重建。

如圖示,電流進入人體的真實路徑是一連串不同導電率的區域。

  • 表皮與真皮層(約 2 mm):導電率中等,內含膠原母細胞,是許多表淺熱感型療程的主要作用層。
  • 脂肪層(約 10 mm):導電率低,電阻較高,容易反射或衰減高頻電波,成為許多療程無法有效穿透的瓶頸。
  • 肌肉與筋膜層(約 30 mm):導電率高,電流一旦穿透至此,產熱效率極佳,能有效刺激深層重建。

這三層組織的導電特性並不對等,這也是為什麼高頻電波雖然在表皮產生強烈熱感,卻往往無法深入脂肪或肌肉層。而像 Indiba 英特波這類低頻電波,則能在不產生高溫灼熱的情況下,有效穿透前兩層並進入深層組織進行能量釋放

了解這個「串聯導電模型」,就是理解不同電波療程效果差異的第一步。

穿透多深?取決於頻率與組織阻抗

在 Sparadise,我們的分析並非依賴儀器廠商的行銷資料,而是回到電磁學的根本。穿透深度的本質,來自馬克斯威爾方程組(Maxwell’s equations)所描述的場變化行為,這四條方程式決定了電磁波在介質中如何傳遞、衰減與變形,尤其當進入非理想導體(如人體)時,會產生電流密度波的振幅衰減與相位延遲,進而影響實際的能量沉積位置。

Step 1:列出馬克斯威爾方程中的兩條主角

我們關心的是電場與磁場如何互相產生與變化,因此我們取用方程組中的以下兩條:

法拉第定律(Faraday’s Law):

$$
\nabla \times \mathbf{E} = -\frac{\partial \mathbf{B}}{\partial t}
$$

安培-馬克斯威爾定律(Ampère-Maxwell Law):

$$
\nabla \times \mathbf{H} = \mathbf{J} + \frac{\partial \mathbf{D}}{\partial t}
$$

在有導電性的介質中(例如人體),我們有以下關係式:

  • $\mathbf{D} = \varepsilon \mathbf{E}$
  • $\mathbf{B} = \mu \mathbf{H}$
  • $\mathbf{J} = \sigma \mathbf{E}$

Step 2:將上述關係帶入,推導出電場波動方程

我們先將法拉第定律取旋度:
$$
\nabla \times (\nabla \times \mathbf{E}) = -\frac{\partial}{\partial t} (\nabla \times \mathbf{B})
$$
再將$\nabla \times \mathbf{B} = \mu \left( \mathbf{J} + \frac{\partial \mathbf{D}}{\partial t} \right)$代入右邊:

$$\nabla \times (\nabla \times \mathbf{E}) = -\mu \frac{\partial}{\partial t} \left( \sigma \mathbf{E} + \varepsilon \frac{\partial \mathbf{E}}{\partial t} \right)$$

使用向量恆等式:
$$\nabla \times (\nabla \times \mathbf{E}) = \nabla(\nabla \cdot \mathbf{E}) – \nabla^2 \mathbf{E}$$

假設無自由電荷(即 $\nabla \cdot \mathbf{E} = 0$),整理後得到:
$$\nabla^2 \mathbf{E} = \mu \left( \sigma \frac{\partial \mathbf{E}}{\partial t} + \varepsilon \frac{\partial^2 \mathbf{E}}{\partial t^2} \right)$$

這就是有損耗介質中的電場波動方程式


Step 3:帶入時域的傅立葉解,得到波數 $k$
假設波形為:
$$\mathbf{E}(z, t) = \tilde{\mathbf{E}}(z) e^{-j\omega t}$$

代入上式,得到:
$$\frac{d^2 \tilde{\mathbf{E}}}{dz^2} = -\mu \left( j \omega \sigma + \omega^2 \varepsilon \right) \tilde{\mathbf{E}} = -k^2 \tilde{\mathbf{E}}$$

因此,
$$k = \omega \sqrt{ \mu \left( \varepsilon – j \frac{\sigma}{\omega} \right) } = \omega \sqrt{ \mu \tilde{\varepsilon} }$$

這裡的$\tilde{\varepsilon} = \varepsilon’ – j 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$定義為複數介電常數


Step 4:物理解釋:什麼是$\varepsilon’$和$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$?

  • $\varepsilon’$:介質中可儲存能量的能力(極化效應)
  • $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$:能量損耗的強度(代表耗散),定義為:

$$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 = \frac{\sigma}{\omega}$$

這代表導電率越高、頻率越低,能量越容易被消耗在途中(轉為熱)


Step 5:波數 $k$ 是複數,產生衰減

將複數波數展開為:$$k = \beta – j\alpha$$

  • $\beta$:相位變化速度(波長)
  • $\alpha$:衰減係數,代表振幅隨距離衰減的速度

因此,電場與電流密度波的行為為:

$$\mathbf{E}(z, t) = \mathbf{E}_0 e^{-\alpha z} e^{j(\beta z – \omega t)}$$
$$\mathbf{J}(z, t) = \sigma \mathbf{E}(z, t)$$


Step 6:穿透深度的定義與公式

我們定義「穿透深度」為:電場或電流密度恰好衰減到原本的$1/e$時的位置(深度):
$$\delta(f) = \frac{1}{\alpha}$$
推導公式如下:
$$\delta(f) = \frac{1}{\omega \sqrt{\mu \cdot \left( (\varepsilon’)^2 + (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)^2 \right)^{1/4} \cdot \cos\left( \frac{1}{2} \tan^{-1} \left( \frac{\varepsilon^{\prime\prime}}{\varepsilon’} \right) \right)}}$$

本文所使用的穿透深度公式,即由上述理論推導而來,並作為我們後續評估 INDIBA 英特波、EMFACE(菲斯波)、Thermage 鳳凰電波與 Oligio 玩美電波穿透深度差異的基礎依據。這不是臨床直覺,也不是品牌聲稱,而是來自經典電磁場理論的物理結果。

如下圖所示,當電磁波與感應電流波垂直入射至有耗損的介質(例如人體組織)時,能量會隨著深度指數級衰減,而不同療程所使用的頻率與波形,則決定了其實際能量沉積層次的範圍。

圖示電場 E(z) 與電流密度 J(z) 在有損耗介質中隨深度的衰減行為。E(z) 呈現指數衰減並伴隨相位延遲,J(z) 曲線略微滯後。圖中標示 1/e 水平與對應的穿透深度 δ,說明能量隨深度下降的趨勢。

圖說:
本圖展示電場 $E(z)$ 與電流密度 $J(z)$ 在有損耗介質(如皮膚或脂肪)中隨深度衰減的行為。$1/e$ 處的垂直虛線定義為穿透深度 $δ$,是能量衰減至約 36.8% 時的深度,也正是我們後續計算 INDIBA 英特波、EMFACE、Thermage、Oligio 等療程實際作用層級的物理依據。

我們以電磁學模型精算出穿透深度:四種電波療程物理比較

不同頻率的電波療程,其實際作用深度是否具有顯著差異?

為釐清此一問題,我們採用前述由馬克斯威爾方程組導出的穿透深度公式,並建立人體皮膚-脂肪-肌肉三層導電模型,逐層計算各電波在組織中衰減至原始強度 $1/e$(約 36.8%)所對應的深度。該深度亦即「電流密度波的有效穿透深度」,為判斷療程能量是否能達成深層刺激的關鍵指標。

以下為四種市面主流電波療程的精算結果(以典型操作頻率為基準):

療程名稱頻率實際穿透深度 $\delta$穿透層級
Indiba448 kHz約 27.1 mm穿透皮膚與脂肪、進入肌肉層
EMFACE(菲斯波)3.2 MHz約 9.9 mm深入脂肪層,接近肌肉表層
鳳凰電波(Thermage)6.78 MHz約 6.9 mm真皮與脂肪交界
玩美電波(Oligio6.78 MHz約 6.9 mm真皮與脂肪交界

為更直觀呈現各療程的頻率與穿透深度關係,我們繪製如下圖所示的 log-log 分佈圖,X 軸為頻率(Hz,對數刻度),Y 軸為穿透深度(mm,對數刻度),每一點代表一種療程對應的物理參數。

電流波在不同頻率下的穿透深度比較圖,顯示 Indiba 英特波約 27.1 mm 最深,EMFACE 次之,鳳凰電波與玩美電波約為 6.9 mm,橫軸為頻率(Hz),縱軸為穿透深度(mm),使用 log-log 對數座標

結果分析與臨床關聯

如圖所示,INDIBA 英特波穿透深度明顯優於其他療程,能量可及皮下脂肪以下,進入肌肉與筋膜結構,具備深層組織重塑的物理潛力。

EMFACE 採用中頻波段,雖不及 INDIBA 英特波深層,但其能量仍可穿透脂肪後段,達到肌肉表層,具一定深度活化能力。

相對而言,鳳凰電波與玩美電波雖常作為「電波拉皮」主打療程,然而以 6.78 MHz 的高頻輸出,其能量主要集中於真皮與淺層脂肪區,難以深入至筋膜與深層脂肪層,因此較適合進行表層緊實而非深層結構重建。

上述結果亦可用以解釋臨床觀察中常見的反饋差異:Indiba 使用者時常表示熱感不強,卻感受到較深層、紮實的改善效果;而高頻療程雖熱感明顯,但其作用多集中於表層,易產生短期緊實感卻難以達到深層支撐力的改善。

本分析所使用的穿透深度數據,均源自安培定律與複數電導率模型計算結果,並套用於等效組織電參數中。這些推算並非憑感覺或廠商資料,而是根據可重複的電磁理論與組織建模所得。

結論

電波療程的核心問題,不在熱,而在「進得去」。只有真正進入脂肪與肌肉層的電波,才可能產生深層膠原刺激與組織重建效果。在 Sparadise,我們讓電磁學原理與穿透模型說話,讓每一份治療都精準落在您真正想改善的那一層。

選對療程,才能打到您想打的深度

電波療程的有效性,從來不是由廣告聲量決定,而是由物理法則決定:頻率越高,穿透越淺。臉部鬆弛、水腫、或彈性流失的根本問題,來自深層結構支撐的疲乏,而非表皮變薄。因此,唯有將能量精準導入目標層次,才能真正啟動膠原生成與組織修復。

舉例來說,膠原母細胞(fibroblasts)分布於真皮與筋膜交界,是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的核心來源;而許多深層水腫或支撐鬆弛,實際上發生於脂肪與肌肉交界層,必須具備至少 1 公分以上的穿透深度,才能有效介入。

Sparadise 專業解析:四種電波療程適應層級與臨床訴求

療程名稱穿透位置適合訴求
INDIBA(英特波)深入肌肉與筋膜筋膜層、膠原母細胞、深層循環長期輪廓修復、鬆弛、水腫、保養性刺激
EMFACE(菲斯波)脂肪 → 肌肉表層中層肌肉與膠原母細胞輪廓加強、改善表情疲勞感
鳳凰電波(Thermage)真皮層表層膠原母細胞表層緊緻、輕度皺紋、即時拉提感
玩美電波(Oligio真皮層表層膠原母細胞初期鬆弛、提升皮膚密度

關鍵從來不是「熱不熱」,而是電波是否能真正傳遞至仍具再生能力的細胞層級。我們始終相信:選對頻率 → 穿透正確層次 → 打醒正確細胞 → 才能逆轉結構老化。這正是 Sparadise 推薦 Indiba 英特波療程的核心依據。

若您希望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肌膚條件是否適合進行 INDIBA 英特波療程,我們很樂意提供技術說明與個別評估。Sparadise 不只是操作儀器,更致力於讓每一位顧客理解能量進入人體後的實際機轉,確認治療是否真正能觸及您想改善的結構層次。

我們不只看表面,我們看得懂電流與肌膚的對話

從安培定律出發,我們一路將穿透深度計算延伸至真實的人體模型——皮膚、脂肪、與肌肉。我們不只寫出公式,更畫出妳真正想改善的那一層組織,並讓電流精準到達那裡。

我們始終知道:熱感強烈,並不等於真正有效。真正有效的療程,是打得進去、喚得醒、修得起的療程。膠原母細胞是否能被活化,從來不是靠「燙」,而是看妳是否打到了該層。

這就是 Sparadise 的工作邏輯與技術信念:

  • 我們會理解妳真正的需求:是輪廓鬆弛、水腫、疲勞感,還是想做深層保養?
  • 我們不怕解釋,也不怕被比較,因為我們的依據是電磁學與能量模型,而非感覺與廣告。

如果妳也不想再嘗試那些「熱感很強但實際效果有限」的療程,那麼妳會喜歡 Sparadise 的 INDIBA 英特波療程——一種真正設計來作用於深層肌膚結構的技術。

歡迎預約體驗,讓我們為妳提供:真正打進肌膚深處的療程方案

FAQ|INDIBA 英特波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
Q: INDIBA® 療程的原理是什麼?

A: INDIBA® 使用 448kHz 的射頻能量來促進細胞和組織再生,加速修復過程,並減少疼痛和炎症。它廣泛應用於美學、運動康復和醫療治療,並經臨床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Q: INDIBA® 療程會引起疼痛嗎?

A: 不會,INDIBA® 是一種非侵入性且溫和的療法。在療程中,患者通常會感受到輕微的溫熱感,許多人甚至在治療過程中感到放鬆,有些人會在療程中入睡。

Q: INDIBA® 療程安全嗎?

A: 是的,INDIBA® 已獲得 CE 和 FDA 認證,並經臨床研究證實其安全性。它是非侵入性的,無需恢復期,且不會干擾日常活動。

Q: INDIBA® 療程的效果能持續多久?

A: 單次療程的效果可持續數週。多次療程後,效果會更加持久。定期維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延長療效。

Q: INDIBA® 可以與其他療程結合使用嗎?

A: 可以,INDIBA® 可與其他美學或醫療療程結合,以增強效果並縮短恢復時間。它常用於術後恢復、抗衰老療程和身體雕塑。

Q: 如果我有子宮內避孕器(IUD),可以接受 INDIBA® 療程嗎?

A: 如果您使用的是金屬 IUD,448kHz 的頻率並不禁忌。然而,如果您使用的是荷爾蒙 IUD,應控制在子宮內長時間和直接的高溫治療,因為這可能會降低避孕效果。

Q: 正在接受荷爾蒙治療的人可以進行 INDIBA® 療程嗎?

A: 可以,INDIBA® 對於正在接受荷爾蒙治療的人並不禁忌。然而,我們建議在治療前諮詢您的醫療專業人員。

Q: 月經期間可以接受 INDIBA® 療程嗎?

A: 可以,月經並不是禁忌。如果您感到舒適,可以進行療程。然而,由於 INDIBA® 會增加新陳代謝,一些人可能在治療當天經血量較多。如果您對會陰部的治療(外部或內部)感到不適,請告知您的治療師,以便相應調整治療方式。

Q: INDIBA® 療程會影響陰道網片(transvaginal mesh)嗎?

A: 不會,如果沒有與陰道網片相關的併發症或症狀,則不構成禁忌。請諮詢您的醫療提供者以獲得個人化建議。

Q: 懷孕期間可以接受 INDIBA® 療程嗎?

A: 是的,INDIBA® 可以幫助緩解更年期相關的陰道乾燥和瘙癢,通過恢復陰道黏膜來改善症狀。請諮詢您的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得更多詳細資訊。

Q: 如果我有植入的電子裝置(如神經調節器),可以接受 INDIBA® 療程嗎?

A: 不可以,這是絕對禁忌。INDIBA® 僅可用於可移除的電子植入物。如果您的植入物無法移除或關閉,則不能接受 INDIBA® 療程。

Q: INDIBA® 療程後可以運動嗎?

A: 如果在受傷部位使用了高溫,應避免在同一天進行過度訓練。治療的鎮痛效果很強,您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治療部位施加過多壓力。

Q: INDIBA® 適合更年期女性嗎?

A: 是的,INDIBA® 可以幫助緩解更年期相關的陰道乾燥和瘙癢,通過恢復陰道黏膜來改善症狀。請諮詢您的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得更多詳細資訊。

Q: INDIBA® 療程中的腔內電極會引起疼痛嗎?

A: 不會,但在插入或移除電極時可能會有些不適,這取決於治療區域的靈活性。醫療專業人員會評估您的情況,並在進行任何內部或外部治療前獲得您的同意。

Sparadise 水天堂預約資訊

返回頂端